安内攘外

安内攘外[ān nèi rǎng wà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安内攘外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安内攘外的拼音

安内攘外 ān nèi rǎng wài

安内攘外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
成语出处汉 张仲景《伤寒论 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成语简拼anrw
成语注音ㄢ ㄣㄟˋ ㄖㄤˇ ㄨㄞˋ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抽薪止沸
成语例子安内攘外之大经,富国强兵之远略。(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)
英语翻译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

成语安内攘外的相关内容

安内攘外的意思是什么

安内攘外的拼音

颠来倒去:翻过来倒过去,来回重复。

爱毛反裘: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

殚精竭虑:用尽精力;费尽心思(殚;竭:用尽;虑:心思)。

乘时乘势:旧指人应趁着机会、时势,做一番事业。

泛萍浮梗: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。比喻踪迹漂泊不定。

成语【安内攘外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