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里迟离[bì lǐ chí lí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必里迟离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必里迟离的拼音
必里迟离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阴历九月九日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辽史 嘉仪志》:“九月重九日,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,少者为负,罚重九宴。……国语谓是日为‘必里迟离’,九月九日也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必裏遲離 |
成语简拼 | blcl |
成语注音 | ㄅㄧˋ ㄌㄧˇ ㄔㄧˊ ㄌㄧˊ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;指重阳节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重阳佳节 |
成语谜语 | 重阳节 |
成语必里迟离的相关内容
必里迟离的意思
必里迟离的意思及成语解释
粗心浮气:浮:浮躁。形容人不细心,不沉着。
藏污纳垢:污、垢:肮脏的东西。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
虎尾春冰: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不古不今:指事物不正常,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。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。后常比喻折衷。
穿凿附会:穿凿: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;附会: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。指勉强生硬解释;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种意义。
成语【必里迟离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