倡而不和[chàng ér bù hè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倡而不和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倡而不和的拼音
倡而不和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倡:同“唱”。和:响应。领唱无人应和。形容有人领导,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倡而不和,意而不戴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倡而不咊 |
成语简拼 | cebh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反 义 词 | 一呼百应 |
成语倡而不和的相关内容
倡而不和,意而不戴
倡而不和的意思
此起彼伏:此:这;这个;彼:那;那个;伏:低下去。这里起来;那里下去。形容联系紧密;互相配合行动。也作“此伏彼此”、“此起彼落”。
抱关击柝:柝:木梆;抱关:守关;击柝:打更巡夜。守关巡夜的人。比喻职位卑下。
长虑顾后:虑:思考;顾:回头看。从长远考虑问题。
春风夏雨:春风和煦,夏雨滋润,足以养育万物。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。
褐衣蔬食:褐衣:粗布衣服;蔬食:粗糙的饭食。穿的是粗布衣服,吃的是粗茶淡饭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成语【倡而不和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