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论闳议[chóng lùn hóng y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崇论闳议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崇论闳议的拼音
崇论闳议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崇:高;闳:宏大。指高明卓越的议论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必将崇论闳议,创业垂统,为万世规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崇論閎議 |
成语简拼 | clhy |
成语注音 | ㄔㄨㄙˊ ㄌㄨㄣˋ ㄏㄨㄥˊ ㄧˋ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见解超出众人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崇论宏议 |
反 义 词 | 一孔之见 |
成语例子 |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53回:“还有一篇崇论闳议的大文,乃是比部郎中王朴所作。” |
英语翻译 | comments or arguments superior to all other's <brilliant discourses> |
成语崇论闳议的相关内容
崇论闳议意思
崇论闳议和崇论吰议
暧昧不明:指不清不楚,不明不白。
拒谏饰非:谏:劝告;饰:遮掩;遮盖;非:错误。拒绝别人的规劝;掩饰自己的错误。
东鳞西爪: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;那里露一只爪;不见全貌。现比喻零碎散乱、不全面。
君辱臣死:封建礼教认为,帝王遭受耻辱,臣僚应当死节。
改弦更张:换了琴弦;重新安上。比喻变更方针、计划、办法或态度。更:改换。张:给乐器上弦。
成语【崇论闳议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