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而复失

得而复失[dé ér fù shī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得而复失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得而复失的拼音

得而复失 dé ér fù shī

得而复失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复:又,再。刚得到又失去了。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变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复失,与不得同。公以此贺我,实足使我愧赧耳!’”
成语繁体得而復失
成语简拼defs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物等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反 义 词失而复得
成语例子清·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68回:“再说宝物得而复失,大大不利。”
英语翻译get it and afterwards lose it again

成语得而复失的相关内容

得而复失是什么意思

得而复失更可悲的辩论

伏虎降龙: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。形容力量强大,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。

讲经说法:讲传宗教经典,宣扬宗教教义。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。

虎踞龙盘:踞:蹲或坐;盘:盘绕。原指石头城(南京城)象猛虎蹲在西面;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。形容地势险要。

安常处顺:安:习惯于;处:居住,居于;顺:适合,如意。习惯于平稳的日子,处于顺利的境遇中。

竭智尽忠:竭:尽。用尽智力,竭尽忠诚。

成语【得而复失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