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粟尺布

斗粟尺布[dǒu sù chǐ bù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斗粟尺布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斗粟尺布的拼音

斗粟尺布 dǒu sù chǐ bù

斗粟尺布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一尺布,尚可缝;一斗粟,尚可春;兄弟二人不兼容。”
成语繁体鬥粟尺布
成语简拼dscb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兄弟不和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尺布斗粟
成语例子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煮豆燃箕,谓其相害;斗粟尺布,讥其不容。”
英语翻译brothers at loggerheads
成语故事
  西汉时,高祖刘邦的六子刘长少年丧母。吕后遵照刘邦的旨意,收养了刘长。淮南王英布因举兵叛乱,兵败被杀以后,刘长被封为淮南王。
  刘长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,异常骄横。孝文帝即位以后,他更是有恃无恐,骄蹇数不奉法。做为兄长的孝文帝对他也十分放纵。因为他和辟阳侯审食其有宿怨,以铁椎杀之,孝文帝宽赦不予治罪,使其更加骄横不法。刘长不遵守朝廷的法令,在淮南为所欲为。他乱杀无辜,乱送爵位,把自己的车马装饰得跟皇帝的一样。后来,竟派人南约闽越,北结匈奴,准备起兵谋反。
  刘长谋反的事败露以后,帮着他谋反的人,杀头的杀头,被捕的被捕,刘长也被带到了长安。孝文帝免了他的死罪,废除了他的王号,遣往蜀地。在遣送途中,刘长绝食自杀。当时,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孝文帝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,便编了一首歌谣说:一尺布,还可以缝,一斗粟,还可以舂,兄弟二人竟不能相容。

  根据这首民谣,后人引伸出“斗粟尺布”这句成语,常用来比喻兄弟不和。

成语斗粟尺布的相关内容

斗粟尺布什么意思

斗粟尺布的故事

撮土焚香:撮土:用手把土聚拢成堆。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,烧香敬神。

济弱锄强:济:帮助。锄:铲除。帮助弱者,铲除强暴。

孤儿寡妇:死了父亲的孩子,死了丈夫的妇女。泛指失去亲人,无依无靠者。

风言醋语: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。

安车蒲轮: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,并用蒲叶包着车轮,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。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。

成语【斗粟尺布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