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扬踔厉

发扬踔厉[fā yáng chuō l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发扬踔厉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发扬踔厉的拼音

发扬踔厉 fā yáng chuō lì

发扬踔厉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原指周初《武》乐的舞蹈动作。手足发扬,蹈地而猛烈,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。后比喻精神奋发,意气昂扬。
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成语繁体發揚踔厲
成语简拼fycl
成语注音ㄈㄚ ㄧㄤˊ ㄔㄨㄛ ㄌㄧˋ
感情色彩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精神奋发,意气昂扬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发扬蹈厉
成语例子倘或换一个发扬踔厉的的局面,人心一变,鼓舞向上,那时候大申天讨,倒要让大家看看,到底谁行谁不行.(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下册)
英语翻译vigorous and full of spirit <energetic>

成语发扬踔厉的相关内容

发扬踔厉什么意思

发扬踔厉造句

己饥己溺:别人挨饿、落水就象自己挨饿、落水一样。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。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,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。

耳软心活: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,就是相信别人的话。

鸡口牛后: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

巢居穴处: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。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。

告朔饩羊: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,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。后比喻照例应付,敷衍了事。

成语【发扬踔厉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