匪夷匪惠

匪夷匪惠[fěi jí fěi hu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匪夷匪惠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匪夷匪惠的拼音

匪夷匪惠 fěi jí fěi huì

匪夷匪惠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
成语出处《旧唐书·司空图传》:“匪夷匪惠,难居公正之明;载省载思,当徇栖衡之志,可放还山。”
成语繁体匪夷匪僡
成语简拼fyfh
成语注音ㄈㄟˇ ㄧˊ ㄈㄟˇ ㄏㄨㄟˋ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;形容才德不高的人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不夷不惠

成语匪夷匪惠的相关内容

匪夷匪惠的意思

匪夷匪惠造句

光风霁月:光风:雨后初晴时的风;霁:雨雪停止。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。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。

薄唇轻言:形容多嘴,说话随便。

济困扶危:济:接济;扶:扶助。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。

敬业乐群:专心学习,和同学融洽相处。

虎体熊腰:形容身材魁梧,体格健壮。

成语【匪夷匪惠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