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云蔽日

干云蔽日[gān yún bì r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干云蔽日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干云蔽日的拼音

干云蔽日 gān yún bì rì

干云蔽日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干:冲;蔽:遮挡。冲上云霄,挡住太阳。形容树木高大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丁鸿传》:“干云蔽日之木,起于葱青。”
成语繁体干雲蔽日
成语简拼gybr
成语注音ㄍㄢ ㄧㄨㄣˊ ㄅㄧˋ ㄖㄧˋ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树木高大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蔽日干云
成语例子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郭崇韬传》:“干云蔽日,今官家纳凉无可御者。”
英语翻译towering into the clouds and covering up the sun

成语干云蔽日的相关内容

干云蔽日的意思

干云蔽日的拼音

今月古月:指月亮古今如一,而人事代谢无常。

藉草枕块:藉:垫衬。古时居父母之丧,坐卧在草垫上,枕着土块。形容悲痛欲绝。

夹袋人物:旧指当权者的亲信或存记备用的人。

顾前不顾后: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。

缄口结舌:闭口不说话。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。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。

成语【干云蔽日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