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儒十丐

九儒十丐[jiǔ rú shí gà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九儒十丐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九儒十丐的拼音

九儒十丐 jiǔ rú shí gài

九儒十丐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儒:旧指读书人。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,读书人列为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。
成语出处宋·郑恩肖《心史》:“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猎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”
成语繁体九儒十匃
成语简拼jrsg
成语注音ㄐㄧㄨˇ ㄖㄨˊ ㄕㄧˊ ㄍㄞˋ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下等人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清·赵翼《陔余丛考》:“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猎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”

成语九儒十丐的相关内容

九儒十丐什么意思

九儒十丐的说法起源于

创巨痛深:创:创伤。伤口大;痛苦深。比喻遭受重大的、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。

磕头礼拜:磕头:旧时礼节,跪在地上头碰地。礼拜: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。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。

兵荒马乱: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

举手投足:投足:踏脚。一抬手一踏脚。形容轻而易举;毫不费力。

接三连四:接连不断。

成语【九儒十丐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7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