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经据典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引经据典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引经据典的拼音
引经据典怎么读:[yǐn jīng jù diǎn]
引经据典的意思及解释
引;援解;引用;经:经书;据:依据;典:典籍。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。
成语“引经据典”分开解释
引的意思
1.拉,伸:引力。引颈。引而不发。引吭高歌。
2.领,招来:引见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导。引荐。抛砖引玉。
3.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
4.退却:引退。引避。
5.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
6.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引(出殡)。
经的意思
[jīng]1.(旧读jìng)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(跟“纬”相对):经纱。经线。
2.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:经脉。经络。
3.经度:东经。西经。
4.经营;治理:经商。整军经武。
5.上吊:自经。
6.历久不变的;正常:经常。不经之谈。
7.经典:本草经。佛经。念经。十三经。
8.月经:行经。经血不调。
9.姓。
10.经过:经年累月。几经周折。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。经他一说,我才知道。
11.禁(jīn)受:经不起。经得起考验。
[jìng]织布之前,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,来回梳整,使成为经纱或经线:经纱。
据的意思
[jù]1.占据:据为己有。
2.凭借;依靠:据点。据险固守。
3.按照;依据:据理力争。据实报告。据民歌改编。
4.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:凭据。证据。字据。论据。票据。实据。
5.姓。
[jū]拮据(形):经济境况不好,缺少钱,境况窘迫:手头据。
典的意思
1.标准;法则:典范。典章。
2.典范性书籍:词典。引经据典。
3.典故:用典。出典。
4.典礼:盛典。大典。
5.主持;主管:典试。典狱。
6.姓。
7.一方把土地、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,换取一笔钱,不付利息,议定年限,到期还款,收回原物。
引经据典的出处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荀爽传》:“爽皆引据大义,正之经典。”
引经据典的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
引经据典的相关话题
引经据典的典是什么意思
引经据典的意思及成语解释
头晕目眩:头发昏,眼发花。
卜夜卜昼:卜:占卜。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。
燕语莺啼:莺:黄鹂。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。
谦虚谨慎:谦虚:虚心;不自满;谨慎:慎重小心。形容人虚心礼让;小心谨慎。
量小力微:数量很少,力量微薄。
成语【引经据典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7:14
- 上一篇:饮血茹毛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