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迷不悟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执迷不悟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执迷不悟的拼音
执迷不悟怎么读:[zhí mí bù wù]
执迷不悟的意思及解释
坚持错误而不觉悟。
成语“执迷不悟”分开解释
执的意思
1.拿着;掌握:执笔。执政。
2.坚持;固执:执意不肯。
3.捉住:被执。
4.凭证;单据:执照。回执。
5.执行:执法施令。
6.交谊深厚、志趣相同的朋友:执友。父执。
迷的意思
1.辨认不清:迷路。迷失方向。
2.失去知觉:昏迷。
3.对某一事项过于喜爱,情不自主:入迷。迷恋。
4.使沉醉;使昏乱:月色迷人。财迷心窍。
5.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:球迷。棋迷。
不的意思
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悟的意思
了解;领会;觉醒:觉悟。若有所悟。恍然大悟。悟出一个道理。
执迷不悟的出处
《梁书 武帝纪上》:“若执迷不悟,距逆王师,大众一临,刑兹罔赫,所谓火烈高原,芝兰同泯。”
执迷不悟的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执迷不悟的相关话题
兼容并包:兼、并:同时照顾或包括有关的各方面;容:容纳;包:包含。把相关的东西都容纳、包含进来。
搓手顿脚: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。
天平地成:指万事安排妥当,天下太平。
干霄凌云:高高地耸起,直逼云霄。比喻前程远大,能够迅速成才。
彩衣娱亲: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,很孝顺,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,扮成幼儿,引父母发笑。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。
成语【执迷不悟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7:25
- 上一篇:执柯作伐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