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当不正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不当不正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不当不正的拼音
不当不正怎么读:[bù dāng bù zhèng]
不当不正的意思及解释
不:语助词,没有实际意思。表示端端正正
成语“不当不正”分开解释
不的意思
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当的意思
[dāng]1.担任:他当组长。
2.承担:敢作敢当。
3.主持:当家。
4.相称:旗鼓相当(比喻实力相等)。
5.应该:理当如此。
6.介词。1.组成时间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:当我到家时,他已经走了。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,他回来了。2.组成处所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:当众出丑。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。
7.阻挡:人民军队,锐不可当。
8.拟声词。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:丁丁当当。
9.抵得上;等于:一以当十。
[dàng]1.合适:处理得当。
3.以为:我当你走了。
4.当作:别把我当客人看待。
5.指事情发生的(时间):当年。
6.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:把金表拿去当了。
7.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:赎当。
不的意思
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正的意思
[zhèng]1.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(跟“歪”相对):正南。正前方。前后对正。这幅画挂得不正。
2.位置在中间(跟“侧、偏”相对):正房。正院儿。
3.用于时间,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:正午。
4.正面(跟“反”相对):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。
5.正直:正派。公正。方正。心术不正。
6.正当:正路。正理。钱的来路不正。
7.(色、味)纯正:正红。正黄。颜色不正。味道不正。
8.合乎法度;端正:正楷。正体。
9.属性词。基本的;主要的(区别于“副”):正文。正编。正本。正副主任。
10.姓。
[zhēng]正月:新正。
不当不正的出处
元 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三折:“老汉也分开人丛,不当不正,站在那相公马前。”
不当不正的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端正,整齐
不当不正的相关话题
不当不正的意思
不当不正是成语吗
主文谲谏:主文:用譬喻来规劝;谲谏:委婉讽刺。通过诗歌的形式,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。
动心骇目:骇目:使人看了感到惊骇。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满谷满坑:充满了谷,充满了坑。形容多得很,到处都是。
无冬无夏:无论冬天还是夏天。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。
檀郎谢女:檀郎:晋代潘岳小名檀奴,姿仪美好;谢女:晋代谢道蕴,聪慧过人,代指才女。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。
成语【不当不正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7:45
- 上一篇:不存不济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