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差不一

参差不一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参差不一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参差不一的拼音

参差不一怎么读:[cēn cī bù yī]

参差不一 cēn cī bù yī

参差不一的意思及解释

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。同“参差不齐”。

成语“参差不一”分开解释

参的意思

[cān]

1.加入在内:参加。参与。参政。参赛。参议。

2.相间,夹杂:参杂。参半。

3.检验,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,考证某事物:参考。参照。参省(xǐng)(检验省察)。参看。参阅。参检。

4.探究,领悟:参悟。参透。参破。参禅。

5.旧指下级进见上级:参见。参拜。

6.弹劾,向皇帝告状:参奏。参劾。参革。

[shēn]

1.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:参商(“参星”和“商星”,此出则彼没,两不相见;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)。参辰卯酉(“辰星”即商星,参星酉时现于西方,辰星卯时出于东方;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)。

2.中药名:人参。党参。

[cēn]

〔参差(cī)〕长短不齐,如“参差(cī)不齐”、“参差(cī)错落”。

[sān]

古同“叁”,三的大写。

差的意思

[chā]

1.义同“差”(chà):差别。差异。

2.减法运算中,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。如6-4=2中,2是差。也叫差数。

3.稍微;较;尚:差可。天气差暖。

[chà]

1.不相同;不相合:差得远。

2.错误:说差了。

3.缺少;欠:差点儿。还差一个人。

4.不好;不够标准:质量差。

[chāi]

1.被派遣去做的事;公务;职务:兼差。出差。

2.旧时指被派遣的人;差役:听差。解(jiè)差。

[chài]

同“瘥”。

[cī]

见〖参差〗(cēncī)。

不的意思

[bù]
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
[fǒu]

相当于“否”

一的意思
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

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

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

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
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
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

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参差不一的出处

《南齐书 礼志上》:“至于嗣位之君,参差不一,宜有定制。”《隋书 后妃传》:“周公定礼,内职始备列焉。秦、汉以下,代有沿革,品秩差次,前史载之详矣。齐、梁以降,历魏暨周,废置益损,参差不一。”

参差不一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不整齐

参差不一的相关话题

参差不一什么意思

参差不一的拼音

一薰一莸:薰:香草。莸:臭草。香臭夹杂,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。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,善易消而恶难除。有两个意思:(1)比喻善易消恶易存,或善不能止恶

克勤克俭: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

沈腰潘鬓:形容姿态、容貌美好(特指男子)。

抱火寝薪:抱火:捧着火种;寝薪:睡在柴草堆上。比喻危机潜伏,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。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

千方百计:方:方法;计:计谋。想尽种种办法;用出种种计谋。

成语【参差不一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7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