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语默

出处语默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出处语默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出处语默的拼音

出处语默怎么读:[chū chǔ yǔ mò]

出处语默 chū chǔ yǔ mò

出处语默的意思及解释

出仕和隐退,发言和沉默。语本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”

成语“出处语默”分开解释

出的意思

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

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

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

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

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

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

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

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

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

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

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

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

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

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

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
处的意思

[chǔ]

1.居住:穴居野处。

2.跟别人一起生活;交往:处得来。处不来。他的脾气好,挺容易处。

3.置身在(某地、某种情况等):地处闹市。处变不惊。设身处地。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、完善的阶段。

4.处置;办理:论处。处理。

5.处罚:处治。惩处。处以徒刑。

6.姓。

[chù]

1.地方:住处。心灵深处。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。

2.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一般比局低,比科高),也指某些机关:科研处。总务处。办事处。联络处。

语的意思

[yǔ]

1.话:语言。语音。汉语。外语。成语。千言万语。

2.说:细语。低语。不言不语。默默不语。

3.谚语;成语:语云,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

4.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:手语。旗语。灯语。

5.姓。

[yù]

告诉:不以语人。

默的意思

1.不说话;不出声:沉默。默哀。

2.离开书本凭记忆写出来:默书。默生字。

出处语默的出处

语出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”

出处语默的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出处语默的相关话题

出处语默的意思

出处语默必于是

索然无味:索然:没有意味、没有兴趣的样子。形容事物枯燥无味(多指文章)。

细针密缕:针线细密;缝制精致。比喻周到细致。

包羞忍耻:包:包容,藏;忍:容忍,忍耐。容忍羞愧与耻辱。

不痴不聋:人不傻,耳朵也不聋。常与“不成姑公”连用,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

漆身吞炭:漆身:身上涂漆为癞;吞炭:喉咙吞炭使哑。指故意变形改音,使人不能认出自己。

成语【出处语默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8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