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去秋来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春去秋来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春去秋来的拼音
春去秋来怎么读:[chūn qù qiū lái]
春去秋来的意思及解释
春天过去,秋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
成语“春去秋来”分开解释
春的意思
1.春季:春景。温暖如春。
2.指一年的时间:一卧东山三十春。
3.指男女情欲:怀春。春心。
4.比喻生机:妙手回春。
5.姓。
去的意思
1.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(跟“来”相对):去路。去向。从成都去重庆。他去了三天,还没回来。
2.离开:去国。去世。去职。去留两便。
3.失去;失掉:大势已去。
4.除去;除掉:去病。去火。去皮。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。
5.距离:两地相去四十里。去今五十年。
6.过去的(时间,多指过去的一年):去年。去秋(去年秋天)。去冬今春。
7.婉辞,指人死: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。
8.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“去”,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“来”。
9.的“去”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,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:他去听报告去了。
10.用在“大、多、远”等形容词后,表示“非常…”,“…极了”的意思(后面加“了”):这座楼可大了去了!。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!⑿去声:平上去入。
11.扮演(戏曲里的角色):在《断桥》中,他去白娘子。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:拿去。捎去。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继续等:信步走去(=过去)。让他说去(=下去)。一眼看去(=上去)。
秋的意思
1.秋季:深秋。秋风。秋雨。秋高气爽。
2.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:麦秋。大秋。
3.指一年的时间:千秋万岁。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。
4.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:多事之秋。危急存亡之秋。
5.姓。
6.见〖秋千〗。
来的意思
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
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
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
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
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
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
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
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
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
10.姓。
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春去秋来的出处
明 刘基《大堤曲》:“春去秋来年复年,生歌死哭长相守。”
春去秋来的用法
联合式;作状语;指时光流逝
春去秋来的相关话题
春去秋来又一春
春去秋来冬已至 轮转不休数人痴
欢天喜地:形容非常高兴、快乐。
势均力敌:敌:相当。双方力量相等。
击鼓鸣金: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,击鼓则进,鸣金则退。
兴风作浪:比喻煽动情绪;挑起事端。作:兴起。
加膝坠渊:喜欢就抱在膝上,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。比喻用人爱憎无常。
成语【春去秋来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8:07
- 上一篇:春暖花香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