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童一马

二童一马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二童一马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二童一马的拼音

二童一马怎么读:[èr tóng yī mǎ]

二童一马 èr tóng yī mǎ

二童一马的意思及解释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
成语“二童一马”分开解释

二的意思

1.数目。一加一的和。

2.序数:一穷二白。

3.两样:不二价。

童的意思

1.儿童;小孩子:牧童。顽童。童话。童谣。童年。

2.指没结婚的:童男。童女。

3.(童儿)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:书童儿。家童。

4.秃:童山。

5.姓。“僮”

一的意思
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

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

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

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
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
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

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马的意思

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

2.大:马蜂。马勺。

3.姓。

二童一马的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

二童一马的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同“青梅竹马”

二童一马的相关话题

二童一马形容什么动物

二童一马成语

惙怛伤悴:惙怛:忧伤的样子;伤悴:悲愁。形容非常忧伤、悲愁。

撑肠拄肚:腹中饱满。比喻容受很多。

朝夷暮跖:早晨被誉为伯夷,晚上被贬作盗跖。形容时论毁誉多变。

秉文兼武:犹言能文能武。

蓬首垢面:头发很乱,脸上很脏。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。也泛指没有修饰。

成语【二童一马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8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