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文典策

高文典策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高文典策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高文典策的拼音

高文典策怎么读:[gāo wén diǎn cè]

高文典策 gāo wén diǎn cè

高文典策的意思及解释

见“高文典册”。

成语“高文典策”分开解释

高的意思

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

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

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

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

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

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

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

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

9.姓。

文的意思

1.字;语言的书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

2.文章:散文。议论文。

3.文言:半文半白。

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

5.非军事的。与“武”相对:文职。文武双全。

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

7.旧指礼节、仪式等:繁文缛节。

8.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
9.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文身。文双颊。

10.文饰;掩饰:文过饰非。

11.⑪量词。用于旧时的铜钱:一文不值。

典的意思

1.标准;法则:典范。典章。

2.典范性书籍:词典。引经据典。

3.典故:用典。出典。

4.典礼:盛典。大典。

5.主持;主管:典试。典狱。

6.姓。

7.一方把土地、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,换取一笔钱,不付利息,议定年限,到期还款,收回原物。

策的意思

1.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:简策。

2.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,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,应试者对答:对策。策问。

3.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,形状跟“筹”相似。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。

4.计谋;办法:上策。献策。束手无策。

5.谋划;筹划:策反。策应。

6.姓。

7.古代赶马用的棍子,一端有尖刺,能刺马的身体,使它向前跑。

8.用策赶马:鞭策。策马前进。

9.拐杖:扶策而行。

高文典策的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》:“闳言崇议,足以经纶王家;高文典策,足以鼓动当世。”

高文典策的用法

作宾语;指经典性著作

高文典策的相关话题

高文典策什么意思

高文典册

轻诺寡信:轻:轻易;轻率;诺:许诺、应允;寡:少。轻易答应人家求的;一定很少守信用。

明目达聪:眼睛明亮,耳朵灵敏。形容力图透彻了解。

船坚炮利:利:锋利。指战舰坚固,大炮猛烈。形容海军强盛。

迷离恍惚:模糊闪烁;分辨不清;似有若无。

戴月披星:身披星星,头顶月亮。形容早出晚归,辛勤劳动,或日夜赶路,旅途辛苦。

成语【高文典策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9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