揆文奋武

揆文奋武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揆文奋武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揆文奋武的拼音

揆文奋武怎么读:[kuí wén fèn wǔ]

揆文奋武 kuí wén fèn wǔ

揆文奋武的意思及解释

施行文教,振奋武事。语本《书·禹贡》:“五百里绥服;三百里揆文教;二百里奋武卫。”孔传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文教而行之。”

成语“揆文奋武”分开解释

揆的意思

1.估量;揣测:揆度(duó)。

2.道理;准则:其揆一也(其道理是一样的)。

3.掌握;管理。后因称宰相、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:以揆百事。阁揆。

文的意思

1.字;语言的书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

2.文章:散文。议论文。

3.文言:半文半白。

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

5.非军事的。与“武”相对:文职。文武双全。

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

7.旧指礼节、仪式等:繁文缛节。

8.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
9.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文身。文双颊。

10.文饰;掩饰:文过饰非。

11.⑪量词。用于旧时的铜钱:一文不值。

奋的意思

1.鼓起劲来;振作:振奋。兴奋。勤奋。

2.摇动;举起:奋臂高呼。奋笔疾书。

3.姓。

武的意思

1.关于军事的(跟“文”相对):武器。武装。武力。

2.关于技击的:武术。武艺。

3.勇猛;猛烈:英武。威武。武火。

4.姓。

5.半步,泛指脚步:继武。踵武。见〖步武〗。

揆文奋武的出处

语出《书·禹贡》:“五百里绥服;三百里揆文教;二百里奋武卫。”孔传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文教而行之。”

揆文奋武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揆文奋武的相关话题

揆文奋武的意思

揆文奋武的典故

风驰草靡: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。同“风行草靡”。

敢怨而不敢言: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。

剑胆琴心:比喻既有情致,又有胆识(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)。

局地扣天:见“局天扣地”。

楚弓楚得:楚国人丢掉的弓;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。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。形容肥水没有外流。

成语【揆文奋武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0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