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引廷争

面引廷争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面引廷争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面引廷争的拼音

面引廷争怎么读:[miàn yǐn tíng zhēng]

面引廷争 miàn yǐn tíng zhēng

面引廷争的意思及解释

同“面折廷争”。

成语“面引廷争”分开解释

面的意思

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

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

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

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

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

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

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

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

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

10.姓。

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

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

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

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引的意思

1.拉,伸:引力。引颈。引而不发。引吭高歌。

2.领,招来:引见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导。引荐。抛砖引玉。

3.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

4.退却:引退。引避。

5.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

6.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引(出殡)。

廷的意思

古时帝王接受朝见和办理政事的地方:朝廷。

争的意思

1.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:争论。是非之争。

2.力求获得或达到:为祖国争光。力争上游。

3.竞争;争夺:争先恐后。只争朝夕。

4.疑问代词。怎么;如何(见于早期白话):争奈。

面引廷争的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,敢面引廷争。”

面引廷争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指朝廷议事

面引廷争的相关话题

面引廷争是什么意思

面引廷争的面和廷什么用法

狐朋狗党:泛指一些吃喝玩乐、不务正业的朋友。

重熙累洽:熙:光明;洽:谐和。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。

枯木朽株:朽:腐烂。株:露出地面的树桩。枯朽的树木。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。

精忠报国:精心忠诚;报效祖国。

东驰西撞:同“东奔西撞”。

成语【面引廷争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1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