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平不颇

无平不颇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无平不颇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无平不颇的拼音

无平不颇怎么读:[wú píng bù pō]

无平不颇 wú píng bù pō

无平不颇的意思及解释

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。

成语“无平不颇”分开解释

无的意思

[wú]

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
2.不:无论。无须。

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
4.同“毋”。

5.姓。

[mó]

见【南无】。

平的意思

1.表面没有高低凹凸,不倾斜:平坦。马路很平。把纸铺平了。

2.使平:平了三亩地。把沟平了种庄稼。

3.两相比较没有高低、先后;不相上下:平辈。平列。平局。平起平坐。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。

4.达到相同的高度:平槽。平了世界记录。

5.平均;公平:平分。持平之论。

6.安定:风平浪静。心平气和。

7.用武力镇压;平定:平叛。平乱。

8.抑止(怒气):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。

9.经常的;普通的:平时。平淡。

10.姓。

不的意思

[bù]
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
[fǒu]

相当于“否”

颇的意思

1.偏;不正:偏颇。

2.很;相当地:颇佳。颇为费解。颇感兴趣。颇不以为然。

无平不颇的出处

《周易·泰》:“九三,无平不颇,无往不复。”

无平不颇的用法

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

无平不颇的相关话题

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的意思

无平不陂的意思是什么

燕语莺声:燕子的语音;黄莺的歌声。原形容美好的春光。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。

谋臣猛将: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。

柳亸莺娇:柳丝垂,莺声娇。形容春景之美。

鼠腹蜗肠:鼹鼠的肚子,蜗牛的肠子。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。

节用裕民: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

成语【无平不颇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1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