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修外攘

内修外攘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内修外攘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内修外攘的拼音

内修外攘怎么读:[nèi xiū wai rǎng]

内修外攘 nèi xiū wai rǎng

内修外攘的意思及解释

对内整治国政,对外抵御敌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

成语“内修外攘”分开解释

内的意思

[nèi]

1.里面,与“外”相对:内部。内外。内定。内地。内阁。内行(háng)。内涵。

2.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:内人。内亲。内弟。

3.亲近:内君子而外小人。

[nà]

古同“纳”,收入;接受。

修的意思

1.修饰:装修。修辞。

2.修理;整治:修车。修桥补路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。

3.写;编写:修函。修史。修县志。

4.(学问、品行方面)学习和锻炼:修养。修业。进修。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。

5.修行(迷信):修炼。修仙。

6.兴建;建筑:修建。修水库。新修了一条铁路。

7.剪或削,使整齐:修树枝。修指甲。

8.指修正主义:反修防修。

9.姓。

10.长;高:修长。修竹。

外的意思

1.外边;外边的。与“内”“里”相对:门外。外表。

2.关系疏远的;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人。外乡。

3.指外国:对外贸易。外侨。

4.非原有的;非正式的:外加。外号。

5.称母亲、姐妹、女儿的亲属:外祖母。外甥。外孙。

攘的意思

1.抢夺;侵犯;窃取:攘夺。

2.排除:攘除。攘敌(抵御敌人)。

3.捋起(衣袖):攘臂。

内修外攘的出处

宋·胡锜《拟力田诒》:“顾惟礼耕义种之贤,足副内修外攘之志。”

内修外攘的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治政等

内修外攘的相关话题

内修外攘 固政安邦

内修外攘的意思

冰清水冷:指冷冷清清。

民贵君轻:人民比君主更重要。这是民本思想。

不挠不折:不弯曲,不屈服。形容节操刚正,意志坚强。

鬼头鬼脑: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

黄冠野服:见“黄冠草服”。

成语【内修外攘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1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