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断声吞

气断声吞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气断声吞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气断声吞的拼音

气断声吞怎么读:[qì duàn shēng tūn]

气断声吞 qì duàn shēng tūn

气断声吞的意思及解释

气出不来,话说不出。形容极度忧伤失望。

成语“气断声吞”分开解释

气的意思

1.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气体。

2.呼吸:没气了。气厥。气促。气息。一气呵成。

3.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气候。气温。气象。

4.鼻子闻到的味:气味。臭气。

5.人的精神状态:气概。气节。气魄。气派。气馁。

6.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气我了。气恼。气盛(shèng)。忍气吞声。

7.欺压:受气。

8.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气功。气血。气虚。

9.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气。湿气。

10.景象:和气。气氛。气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
断的意思

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

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

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

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

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

6.姓。

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

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
声的意思

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

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

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

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

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

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

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
吞的意思

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

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
气断声吞的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成顾蟋蟀笼虚,则气断声吞,亦不复以儿为念。”

气断声吞的用法

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神情

气断声吞的相关话题

气断声吞的意思

气断声吞是成语吗

平原易野: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。

龙拏虎攫:犹言龙争虎斗。喻笔势遒劲、奔放。

高下在口:犹言信口雌黄。

贩夫驺卒:小商贩和隶役。泛指地位低下的人。

再衰三竭:竭:尽了。形容力量一再消耗;士气已经低落;无法再振作。

成语【气断声吞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1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