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痴似醉

如痴似醉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如痴似醉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如痴似醉的拼音

如痴似醉怎么读:[rú chī sì zuì]

如痴似醉 rú chī sì zuì

如痴似醉的意思及解释

亦作“如醉如痴”。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。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。

成语“如痴似醉”分开解释

如的意思

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

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

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

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

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

6.到;往:如厕。

7.姓。

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

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痴的意思

1.傻;愚笨:痴呆。痴人说梦。人家笑我太痴。

2.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:痴情。

3.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:书痴(书呆子)。

4.由于某种事物影响变傻了的;精神失常:痴子。

似的意思

[sì]

1.像;如同:似是而非。何其相似乃尔。

2.副词。似乎;好像:似属可信。貌似有理。

3.胜过;超过: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。

[shì]

〔似的〕助词。用在名词、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,表示和某种事物、情况相像:瓢泼似大雨。飞也似跑去。像别人都不知道似。

醉的意思

1.饮酒过量,神志不清:醉汉。喝醉了。醉得不省人事。

2.沉迷;过分爱好:醉心。陶醉。听着这美妙的音乐,我的心都醉了。

3.用酒泡制(食品):醉枣。醉蟹。

如痴似醉的出处

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·石洞雷火》:“其人如痴似醉,莫知所以然。”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自从西宫阁下,得见了王昭君,使朕如痴似醉,久不临朝。”

如痴似醉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神态失常

如痴似醉的相关话题

如痴似醉是成语吗

抚掌击节:抚掌:拍手。击节:打拍子。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。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。

折槁振落:把枯树枝折断,把枯树叶摇下来。比喻轻易不费力。

金匮石室:匮:柜子。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。

戕身伐命:伤害身体。

名山胜川: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。

成语【如痴似醉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2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