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末原由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始末原由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始末原由的拼音
始末原由怎么读:[shǐ mò yuán yóu]
始末原由的意思及解释
始末: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。原由:缘由;来由。事情的经过和原因。同“始末缘由”。
成语“始末原由”分开解释
始的意思
1.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:开始。始终。始祖。始创。周而复始。
2.才,刚才:方始。始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末的意思
1.东西的梢;尽头:末梢。秋毫之末。
2.不是根本的、主要的事物(跟“本”相对):本末倒置。舍本逐末。
3.最后;终了;末尾:春末。明末。末班车。上世纪末。
4.末子:锯末。茶叶末儿。把药研成末儿。
5.姓。
6.戏曲角色行当,扮演中年男子,京剧归入老生一类。
原的意思
1.最初的;开始的:原始。原人。原生动物。
2.属性词。原来;本来:原地。原作者。原班人马。原有人数。
3.没加工的:原棉。原煤。原油。
4.姓。
5.原谅:原宥。情有可原。
6.宽广平坦的地方:平原。高原。草原。原野。
7.同“塬”。
由的意思
1.原因:原由。事由。理由。由于(介词,表示原因或理由)。
2.自,从:由表及里。由衷(出于本心)。
3.顺随,听从,归属:由不得。信马由缰。
4.经过,经历:必由之路。由来已久。
5.凭借:由此可知。
6.古同“犹”,尚且,还。
7.古同“犹”,犹如,好像。
8.姓。
始末原由的出处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七回:“直到午后,史湘云才来,宝玉方放了心,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,又要与他诗看。”
始末原由的用法
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事情等
始末原由的相关话题
熙熙攘攘:熙熙:和乐的样子;攘攘:纷乱的样子。形容人来人往;非常热闹。
饮泣吞声:泣:无声的哭;吞声:不敢出声。不敢放声大哭。
云消雾散:云雾消失;天气转晴。比喻事情、心情等由隐晦、疑点、转为明朗、通畅。也比喻疑虑、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。
量小力微:数量很少,力量微薄。
高谈雄辩:大发议论,长于说理。形容能言善辩。
成语【始末原由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20:32
- 上一篇:使嘴使舌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