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过遂非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文过遂非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文过遂非的拼音
文过遂非怎么读:[wén guò suí fēi]
文过遂非的意思及解释
掩饰过失,顺随错误。
成语“文过遂非”分开解释
文的意思
1.字;语言的书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
2.文章:散文。议论文。
3.文言:半文半白。
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
5.非军事的。与“武”相对:文职。文武双全。
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
7.旧指礼节、仪式等:繁文缛节。
8.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9.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文身。文双颊。
10.文饰;掩饰:文过饰非。
11.⑪量词。用于旧时的铜钱:一文不值。
过的意思
[guò]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
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
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
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
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
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
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
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
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
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
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
[guo]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
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
[guō]姓。
遂的意思
[suì]1.顺心;称意:遂心。遂愿。
2.成功:百事乃遂。阴谋未遂。
3.文言连词。于是:书既发,遂举兵。
[suí]义同“遂(suì)”。用于“半身不遂”。
非的意思
1.错误(跟“是”相对):是非。习非成是。痛改前非。
2.不合于:非法。非礼。非分(fèn)。
3.不以为然;反对;责备:非难。非议。无可厚非。
4.不是:答非所问。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。
5.前缀。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,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:非金属。非晶体。非司机。
6.不:非同小可。非同寻常。
7.跟“不”呼应,表示必须:要想做出成绩,非下苦功不可。
8.一定要;偏偏:不行,我非去!
9.不好;糟:景况日非。
10.指非洲。
文过遂非的出处
宋·苏轼《论时政状》:“而近日之事,乃有文过遂非之风,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。”
文过遂非的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文过遂非的相关话题
文过遂非是什么意思
文过遂非打一数字
梗泛萍飘:比喻流离漂泊。
横僿不文:粗鄙没有文化。
池鱼林木:比喻无辜而受连累,遭祸害。
麟角凤距:距:鸟的脚爪。麒麟的角,凤凰的爪。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。
铄金毁骨:比喻毁谤太多,使人无以自存。
成语【文过遂非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21:08
- 上一篇:文弛武玩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