瑕不揜瑜

瑕不揜瑜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瑕不揜瑜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瑕不揜瑜的拼音

瑕不揜瑜怎么读:[xiá bù yǎn yú]

瑕不揜瑜 xiá bù yǎn yú

瑕不揜瑜的意思及解释

见“瑕不掩瑜”。

成语“瑕不揜瑜”分开解释

瑕的意思

玉上面的斑点,比喻缺点:瑕疵。白璧微瑕。纯洁无瑕。

不的意思

[bù]
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
[fǒu]

相当于“否”

揜的意思

同“掩”。

瑜的意思

1.美玉。

2.玉的光彩,比喻优点:瑕不掩瑜。瑕瑜互见。

3.姓。

瑕不揜瑜的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聘义》:“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,忠也。”

瑕不揜瑜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看主要观点

瑕不揜瑜的相关话题

瑕不揜瑜啥意思

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

偷寒送暖:暗里照顾寒暖。比喻奉承拍马。也比喻对人关切。

名公巨人:亦作“名公钜人”。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。

东西南北:指四方、到处、各地、普天下或方向;亦指到处飘泊,行踪不定。

木雕泥塑: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。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。

等因奉此:旧时公文用语。“等因”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“上文”;“奉此”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“下文”。现多比喻例行公事;官样文章。

成语【瑕不揜瑜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21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