悖入悖出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悖入悖出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悖入悖出的拼音
悖入悖出怎么读:[bèi rù bèi chū]
悖入悖出的意思及解释
悖:违背、胡乱。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,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。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。
成语“悖入悖出”分开解释
悖的意思
1.相反;违反:并行不悖。
2.违背道理;错误:悖谬。
3.迷惑;糊涂:悖晦。
入的意思
1.进去。与“出”相对:入场。入冬。
2.参加:入伍。入团。
3.合乎;合于:入情入理。
4.收入:岁入。
5.入声。
悖的意思
1.相反;违反:并行不悖。
2.违背道理;错误:悖谬。
3.迷惑;糊涂:悖晦。
出的意思
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
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
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
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
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
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
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
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
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
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
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
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
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
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
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悖入悖出的出处
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是故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。是故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,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”
悖入悖出的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补语;指人不能拥有不义之财
悖入悖出的相关话题
悖入悖出的意思是什么
悖入悖出的拼音
安居乐业:安:安定;乐:喜爱;愉快;业:职业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;形容社会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于正常。
傍人门户:傍:依傍;靠着。依靠在别人家门庭上。比喻完全依赖别人;不能自主或自立。
稗官野史:稗官: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、风俗故事;供皇帝省览的小官。野史: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。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。
拔葵去织: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。
拔本塞源:本:根本,根源。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。
成语【悖入悖出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02 02:09
- 上一篇:北门南牙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