蔽聪塞明

蔽聪塞明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蔽聪塞明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蔽聪塞明的拼音

蔽聪塞明怎么读:[bì cōnɡ sè mínɡ]

蔽聪塞明 bì cōnɡ sè mínɡ

蔽聪塞明的意思及解释

蔽:遮;聪:听觉灵敏;明:香得清楚。掩住耳朵,挡住眼睛。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。

成语“蔽聪塞明”分开解释

蔽的意思

1.遮盖;挡住:遮蔽。掩蔽。

2.概括:一言以蔽之。

聪的意思

1.听觉;听觉灵敏:失聪。耳聪目明。

2.聪明:聪慧。

塞的意思

[sāi]

1.堵;填:塞住漏洞。箱子塞满了。

2.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:瓶塞儿。软木塞儿。

[sè]

同“塞(sāi)”。用于书面语词,如“闭塞”“阻塞”“塞责”“茅塞顿开”等。

[sài]

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。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:塞外。要塞。边塞。

明的意思

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明月。天明。灯火通明。

2.明白;清楚:问明。讲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

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明说。明令。明沟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

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明。英明。精明强干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
5.光明:弃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

6.视觉:双目失明。

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义。不明利害。

8.表明;显示:开宗明义。赋诗明志。

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

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

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

12.姓。

蔽聪塞明的出处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》:“二是对于现实要‘蔽聪塞明’,麻木冷静,不受感触。”

蔽聪塞明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处世态度

蔽聪塞明的相关话题

蔽聪塞明什么意思

蔽聪塞明打一动物

昂首挺胸: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

背恩忘义:背:背叛。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。

傲贤慢士:贤:有才德的人。士: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。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。

比肩继踵:比肩:肩膀挨着肩膀;继踵:脚尖碰着脚后跟。肩膀靠着肩膀;脚尖碰着脚根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
豹头环眼: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。

成语【蔽聪塞明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02 05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