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愚则诬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非愚则诬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非愚则诬的拼音
非愚则诬怎么读:[fēi yú zé wū]
非愚则诬的意思及解释
诬:诬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话,就是故意污蔑。
成语“非愚则诬”分开解释
非的意思
1.错误(跟“是”相对):是非。习非成是。痛改前非。
2.不合于:非法。非礼。非分(fèn)。
3.不以为然;反对;责备:非难。非议。无可厚非。
4.不是:答非所问。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。
5.前缀。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,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:非金属。非晶体。非司机。
6.不:非同小可。非同寻常。
7.跟“不”呼应,表示必须:要想做出成绩,非下苦功不可。
8.一定要;偏偏:不行,我非去!
9.不好;糟:景况日非。
10.指非洲。
愚的意思
1.愚笨;傻:愚人。愚不可及。大智若愚。
2.愚弄:为人所愚。
3.用于自称的谦辞:愚兄。愚见。愚以为不可。
4.姓。
则的意思
1.规范;榜样:以身作则。
2.规则:细则。
3.效法:则先烈之言行。
4.连词。1.表示承接关系: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表示转折关系:欲速则不达。
5.是;乃是:此则余之过也。
6.与“作”义相近,宋、元、明小说戏曲里常用:则甚(作什么)。不则声。
7.量词。用于成文的条数:试题三则。新闻两则。
诬的意思
1.捏造事实冤枉别人:诬赖。诬害。
2.言语不真实;欺骗:天实置之,而二三子以为己力,不亦诬乎?
非愚则诬的出处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盖师是而无非,师治而无乱呼?是未明天地之理,万物之情者也。是犹师天而无地,师阴而无阳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语而不舍,非愚则诬也。”
非愚则诬的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做事方式
非愚则诬的相关话题
非愚则诬的意思
垢谇谣诼非愚则诬
波谲云诡:谲:变化多端。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。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,难以预料
补天柱地:修补天,支撑地。比喻伟大的功勋。
沧海桑田:沧海:大海;桑田:种桑树的地;泛指农田。大海变成农田;农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也作“桑田沧海”;又简称“沧桑”。
挨家挨户:挨:依次;顺次。一家一户;户户不漏。
烦言碎辞: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
成语【非愚则诬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21 17:22
- 上一篇:非昔是今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