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往知来

告往知来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告往知来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告往知来的拼音

告往知来怎么读:[gào wǎng zhī lái]

告往知来 gào wǎng zhī lái

告往知来的意思及解释

告诉了这一点,就可以知道另一点。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,据此知彼。

成语“告往知来”分开解释

告的意思

1.把事情向人陈述、解说:告诉。告知。广告。报告。通告。忠告。

2.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、控诉:告状。到法院去告他。

3.为了某事而请求:告假。告贷。

4.表明:告辞。自告奋勇。

5.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:告成。告罄。告一段落。事情已告结束。

6.姓。

往的意思

1.去:徒步前往。

2.向;朝:往东。往何处去?

3.过去的:往日。

知的意思

[zhī]

1.晓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

2.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
3.学识,学问: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

4.主管:知县(旧时的县长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

5.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
6.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
[zhì]

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
来的意思

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

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

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

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

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

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

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

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

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

10.姓。

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
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
告往知来的出处
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
告往知来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指据此知彼

告往知来的相关话题

告往知来的意思

告往知来其学日益先畴旧德乃家之光

车水马龙:车络绎不绝;有如流水;马首尾相接;好像游龙。形容沿途车马很多;成群结队;繁华热闹的场面。也作“马龙车水”。

半间不界:间、界:今作:“尴尬”。比喻肤浅、不深刻,或做事不彻底。

沸沸扬扬:沸沸:水翻滚的样子;扬:掀动;升腾。开水翻滚;气泡升腾的样子。比喻人声喧扰、议论纷纷。形容熙来攘往;非常热闹的情景。

得寸则寸:得到一寸就是一寸。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

比肩继踵:比肩:肩膀挨着肩膀;继踵:脚尖碰着脚后跟。肩膀靠着肩膀;脚尖碰着脚根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
成语【告往知来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22 03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