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诛笔伐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口诛笔伐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口诛笔伐的拼音
口诛笔伐怎么读:[kǒu zhū bǐ fá]
口诛笔伐的意思及解释
口:指言语;诛:责罚;笔:指文字。伐:征讨。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。
成语“口诛笔伐”分开解释
口的意思
1.嘴。
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
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
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
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
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
7.指口味:口重。
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
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
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
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诛的意思
1.谴责:口诛笔伐。
2.杀(有罪的人):害民者诛。
3.要求:诛求无时。
笔的意思
1.写字画图的用具:毛笔。铅笔。钢笔。粉笔。一支笔。一管笔。
2.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)笔法:伏笔。工笔。败笔。曲笔。
3.用笔写出:代笔。直笔。亲笔。
4.手迹:遗笔。绝笔。
5.笔画:笔顺。笔形。
6.a)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:一笔钱。三笔账。五笔生意。b)用于字的笔画:“大”字有三笔。c)用于书画艺术:写一笔好字。他能画几笔山水画。
7.姓。
伐的意思
1.砍(树):伐木。伐了几棵树。
2.攻打:征伐。讨伐。北伐。
3.姓。
4.自夸:伐善。不矜不伐(不自大自夸)。
口诛笔伐的出处
明 汪廷讷《三祝记 同谪》:“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陇上墦间识者羞。”
口诛笔伐的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
口诛笔伐的相关话题
口诛笔伐的意思
口诛笔伐的诛字是什么意思
补天柱地:修补天,支撑地。比喻伟大的功勋。
安邦治国:使国家安定太平。
胡肥锺瘦:胡:三国时的胡昭;锺:三国时的锺繇。胡昭的字体肥,锺繇的字体瘦。形容书法各擅其美。
重规迭矩:规与规相重,矩矩与相迭,度数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复。
画梁雕栋:雕:用彩画装饰;栋:房屋的正梁。有雕刻和彩画装饰的栋梁。形容豪华的宫室。也作“雕梁画栋”。
成语【口诛笔伐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17
- 上一篇:口燥唇干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