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吞虎咽

狼吞虎咽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狼吞虎咽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狼吞虎咽的拼音

狼吞虎咽怎么读:[láng tūn hǔ yàn]

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

狼吞虎咽的意思及解释

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

成语“狼吞虎咽”分开解释

狼的意思

哺乳动物,外形像狗,面部长,耳朵直立,毛黄色或灰褐色,尾巴向下垂。昼伏夜出,冬天常聚集成群,性凶暴,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,有时也伤害人。

吞的意思

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

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
虎的意思

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

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

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

4.姓。

5.同“唬”。

咽的意思

[yān]

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。分成三部分,上段跟鼻腔相对叫鼻咽,中段跟口腔相对叫口咽,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。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。也叫咽头。

[yàn]

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:咽唾沫。细嚼慢咽。狼吞虎咽。话到嘴边,又咽回去了。

[yè]

声音受阻而低沉:哽咽。喇叭声咽。

狼吞虎咽的出处
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有一寸见方大小,和在饭里,不上一刻工夫,狼吞虎咽,居然吃个精光。”

狼吞虎咽的用法

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形容吃东西的样子

狼吞虎咽的相关话题

狼吞虎咽的意思

狼吞虎咽类似的成语

幡然改途:幡:通“翻”;幡然:很快而彻底;途:途径。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。

代拆代行:拆:拆开,指拆阅来电来文;行:发出。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、处理公文。形容权力极大。

法家拂士:拂:通“弼”。法家:明法度的大臣;拂士:辅弼之士。指忠臣贤士。

救困扶危: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

花残月缺: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。也比喻感情破裂,两相离异。

成语【狼吞虎咽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