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条斯理

慢条斯理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慢条斯理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慢条斯理的拼音

慢条斯理怎么读:[màn tiáo sī lǐ]

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

慢条斯理的意思及解释

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

成语“慢条斯理”分开解释

慢的意思

1.速度低;走路、做事等费的时间长(跟“快”相对):慢车。慢走。慢手慢脚。你走慢一点儿,等着他。

2.从缓:且慢。慢点儿告诉他,等两天再说。

3.莫;不要:慢道。慢说。

4.姓。

5.态度冷淡,没有礼貌:傲慢。怠慢。

条的意思

[tiáo]

1.植物的细长枝:枝条。柳条儿。荆条。

2.泛称条形的东西:条子。面条儿。便(biàn)条儿。金条。铁条。

3.细长的形状:条形。条纹。条案。条几(jī)。条凳。条幅(直挂的长条字画)。苗条。身条。

4.项目,分项目的:条例。条令。条文。条陈(a.分条叙述;b.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)。

5.层次,秩序:条理。条贯。有条不紊。

6.量词。

[tiāo]

挑取:“蚕月条叠”。

斯的意思

1.文言指示代词。这;这个;这里:斯人。生于斯。

2.文言连词。于是;就。

3.上古汉语指劈、砍:斧以斯之。

理的意思

1.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:木理。肌理。条理。

2.道理;事理:合理。理屈。理当如此。

3.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物理学:理科。数理化。

4.管理;办理:处理。理财。当家理事。

5.整理;使整齐:理发。理一理书籍。

6.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式):路上碰见了,谁也没理谁。置之不理。

7.姓。

慢条斯理的出处

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:“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,慢条斯理,如不在意如在意。”

慢条斯理的用法
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做事缓慢

慢条斯理的相关话题

慢条斯理的意思

慢条斯理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

击鼓鸣金: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,击鼓则进,鸣金则退。

发蒙解惑:发蒙:启发蒙昧;解惑:解除疑惑。指启发开导,脱离蒙昧,解除疑惑。

虎头虎脑: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。

醇酒妇人:醇酒:味厚的酒。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。

戒骄戒躁: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

成语【慢条斯理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