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圣外王

内圣外王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内圣外王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内圣外王的拼音

内圣外王怎么读:[nèi shèng wài zhǔ]

内圣外王 nèi shèng wài zhǔ

内圣外王的意思及解释

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,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。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。

成语“内圣外王”分开解释

内的意思

[nèi]

1.里面,与“外”相对:内部。内外。内定。内地。内阁。内行(háng)。内涵。

2.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:内人。内亲。内弟。

3.亲近:内君子而外小人。

[nà]

古同“纳”,收入;接受。

圣的意思

1.最崇高的:圣地。神圣。

2.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:圣手。诗圣。

3.指圣人:圣贤。

4.封建社会尊称帝王:圣上。圣旨。

5.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:圣经。圣灵。

6.姓。

外的意思

1.外边;外边的。与“内”“里”相对:门外。外表。

2.关系疏远的;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人。外乡。

3.指外国:对外贸易。外侨。

4.非原有的;非正式的:外加。外号。

5.称母亲、姐妹、女儿的亲属:外祖母。外甥。外孙。

王的意思

[wáng]

1.君主;最高统治者:君王。国王。女王。

2.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:王爵。亲王。王侯。

3.首领;头目:占山为王。擒贼先擒王。

4.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:蜂王。蚁王。王蛇。花中之王。

5.辈分高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

6.最强的:王水。王牌。

7.姓。

[wàng]

古代称君主有天下:王天下。

内圣外王的出处

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下》:“是故内圣外王之道,暗而不明,郁而不发,天下之人,各为其所欲焉,以自为方。”

内圣外王的用法

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

内圣外王的相关话题

内圣外王什么意思

内圣外王是谁提出来的

残花败柳:败:衰败。残:凋残。凋残的柳树,残败了的花。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。

匪夷匪惠: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

捶胸顿足:捶:敲打;顿:跺。两拳捶打胸部;两脚跺着地。形容焦急、痛楚、悔恨的神态。

幕天席地:幕:帐幕。把蓝天当作帐幕;把大地当作“铺席”。形容胸襟旷达开阔;也形容野外的生活情景。

本小利微:微:薄。本钱小,利润薄。指买卖很小,得利不多。

成语【内圣外王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