怯声怯气

怯声怯气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怯声怯气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怯声怯气的拼音

怯声怯气怎么读:[qiè shēng qiè qì]

怯声怯气 qiè shēng qiè qì

怯声怯气的意思及解释

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。

成语“怯声怯气”分开解释

怯的意思

1.胆小;害怕:胆怯。怯场。

2.北京人贬称外地方音(指北方各省):他说话有点儿怯。

3.不大方,不合时;俗气:这两种颜色配起来显得怯。

4.缺乏知识;外行:露怯。

声的意思

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

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

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

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

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

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

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
怯的意思

1.胆小;害怕:胆怯。怯场。

2.北京人贬称外地方音(指北方各省):他说话有点儿怯。

3.不大方,不合时;俗气:这两种颜色配起来显得怯。

4.缺乏知识;外行:露怯。

气的意思

1.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气体。

2.呼吸:没气了。气厥。气促。气息。一气呵成。

3.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气候。气温。气象。

4.鼻子闻到的味:气味。臭气。

5.人的精神状态:气概。气节。气魄。气派。气馁。

6.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气我了。气恼。气盛(shèng)。忍气吞声。

7.欺压:受气。

8.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气功。气血。气虚。

9.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气。湿气。

10.景象:和气。气氛。气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
怯声怯气的出处

成语解释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。
成语繁体怯聲怯氣
成语简拼qsqq
成语注音ㄑㄧㄝ ˋ ㄕㄥ ㄑㄧㄝ ˋ ㄑㄧˋ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胆小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当代成语
成语例子他说话怯声怯气的,没见过什么世面
英语翻译lumpish

怯声怯气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胆小

怯声怯气的相关话题

怯声怯气的意思

怯声怯气近义词

乱头粗服:头发蓬乱,衣着随便。形容不爱修饰。

拜将封侯:拜为将领,封为列侯。古代形容功成名就,官至极品。

安不忘危:安:平安;危:危险;灾难。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;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。

蓬户瓮牖:用蓬草编门,用破瓮做窗。指贫苦的人家。

纶巾羽扇:头戴纶巾,手持羽扇。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

成语【怯声怯气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