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兵游勇

散兵游勇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散兵游勇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散兵游勇的拼音

散兵游勇怎么读:[sǎn bīng yóu yǒng]

散兵游勇 sǎn bīng yóu yǒng

散兵游勇的意思及解释

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。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;独自行动的人。

成语“散兵游勇”分开解释

散的意思

[sàn]

1.由聚集而分离:解散。散会。烟消云散。

2.分发;分给:散传单。

3.排遣;排除:散心。散闷。

[sǎn]

1.无约束;不密集;松开:散漫。散兵游勇。把稻子捆紧,别散了。

2.零碎的;不集中的:散装。散坐儿。

3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,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:七厘散。金黄散。避瘟散。

兵的意思

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

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

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

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
游的意思

1.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:游泳。鱼在水里游。

2.各处从容地行走;闲逛:游览。游园。游玩。游人。游遍大江南北。

3.交游;来往。

4.不固定的;经常移动的:游牧。游民。游击。游资。

5.江河的一段:上游。中游。下游。

6.姓。

勇的意思

1.勇敢:勇武。奋勇。越战越勇。智勇双全。

2.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,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:散兵游勇。

3.姓。

散兵游勇的出处

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》:“为着确保城乡治安、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,一切散兵游勇,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。”

散兵游勇的用法

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
散兵游勇的相关话题

散兵游勇是什么意思

散兵游勇的拼音

举鼎拔山:能将大鼎举起,能将高山拔动。比喻力大气壮。

博硕肥腯:博硕:形状大;腯:音‘途’,肥壮。指六畜肥壮。

乘时乘势:旧指人应趁着机会、时势,做一番事业。

日月参辰:比喻不合,作对。

破釜沉舟:釜:古代的一种锅;舟:船。砸碎锅子;凿沉船只。比喻战斗到底。

成语【散兵游勇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