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文断字

识文断字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识文断字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识文断字的拼音

识文断字怎么读:[shí wén duàn zì]

识文断字 shí wén duàn zì

识文断字的意思及解释

知晓文字。

成语“识文断字”分开解释

识的意思

[shí]

1.认得:识字。相识。

2.知识:常识。学识。

3.见解;辨别力:很有见识。远见卓识。

[zhì]

1.记住:博闻强识。

2.标志;记号:款识。

文的意思

1.字;语言的书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

2.文章:散文。议论文。

3.文言:半文半白。

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

5.非军事的。与“武”相对:文职。文武双全。

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

7.旧指礼节、仪式等:繁文缛节。

8.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
9.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文身。文双颊。

10.文饰;掩饰:文过饰非。

11.⑪量词。用于旧时的铜钱:一文不值。

断的意思

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

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

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

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

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

6.姓。

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

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
字的意思

1.文字:汉字。识字。字体。字义。常用字。

2.(字儿)字音:咬字儿。字正腔圆。他说话字字清楚。

3.字体:篆字。柳字。宋体字。美术字。

4.书法作品:字画。一幅字。

5.字眼;词:他说行,谁还敢说半个“不”字。

6.字据:立字。收到款子,写个字儿给他。

7.根据人名中的字义,另取的别名叫“字”:岳飞字鹏举。曾巩字子固。

8.俗指电表、水表等指示的数量: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,水表走了20个字。

9.许配:待字。

10.姓。

识文断字的出处
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?别抡荤,看人家笑话。”

识文断字的用法
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有一点文化知识

识文断字的相关话题

怪诞诡奇:怪诞:荒唐,离奇;诡奇:诡诈,奇异。形容荒唐离奇的事物。

苦尽甘来: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

紧锣密鼓:锣鼓点敲得很密。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。

含冤负屈:负:背着;屈:委屈。指蒙受冤枉、委曲。

兵荒马乱: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

成语【识文断字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