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都大邑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通都大邑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通都大邑的拼音
通都大邑怎么读:[tōng dū dà yì]
通都大邑的意思及解释
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
成语“通都大邑”分开解释
通的意思
[tōng]1.没有堵塞,可以穿过:管子是通的。山洞快要打通了。这个主意行得通。
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条通炉子。
3.有路达到:四通八达。火车直通北京。
4.连接;相来往:沟通。串通。私通。通商。互通有无。
5.传达;使知道:通知。通报。通个电话。
6.了解;懂得:通晓。精通业务。粗通文墨。不通人情。他通三国文字。
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通。万事通。
8.通顺:文章写得不通。
9.普通;一般:通常。通病。通例。通称。
10.姓。
[tòng]用于动作:打了三通鼓。挨了一通儿说。
都的意思
[dōu]1.表示总括,除疑问句外,所总括的成分放在“都”前:全家都搞文艺工作。他无论干什么都很带劲儿。
2.跟“是”字合用,说明理由:都是你磨蹭,要不我也不会迟到。都是昨天这场雨,害得我们耽误了一天工。
3.表示“甚至”: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。今天一点儿都不冷。一动都不动。
4.表示“已经”:饭都凉了,快吃吧。
[dū]1.首都:建都。
2.大城市,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:都市。通都大邑。瓷都。煤都。
3.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。
4.姓。
大的意思
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
2.古同“泰”。
邑的意思
1.泛指城市:通都大邑。
2.县。
通都大邑的出处
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通都大邑的用法
联合式;作宾语;泛指大城市
通都大邑的相关话题
通都大邑的含义
通都大邑怎么读
逢君之恶: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,引他去干坏事。
去伪存真:去:除掉。伪:虚假。除掉虚假的;留下真实的。
民和年丰:百姓安居,年成很好。
鬼出电入:比喻变化巧妙迅速,不易捉摸。
发秃齿豁:关发脱光,牙齿豁落。形容人已衰老。
成语【通都大邑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54
- 上一篇:挺胸凸肚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