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靡不振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萎靡不振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萎靡不振的拼音
萎靡不振怎么读:[wěi mǐ bù zhèn]
萎靡不振的意思及解释
形容意志消沉。萎靡:精神颓丧;不振作;颓唐:消沉;振:振奋。
成语“萎靡不振”分开解释
萎的意思
1.(植物)干枯:枯萎。萎谢。
2.衰落:买卖萎了。价钱萎下来了。
靡的意思
[mí]浪费:靡费。奢靡。
[mǐ]1.倒下:望风披靡。
2.没有:靡事不为(什么工作都干)。
不的意思
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振的意思
1.摇动;挥动:振翅。振笔疾书。
2.振动:共振。谐振。振幅。
3.奋起;振作:振奋。振起精神来。听说比赛开始,观众精神一振。
4.姓。
萎靡不振的出处
宋 马永卿《元城先生语录》上卷:“至嘉佑末年,天下之事似乎舒缓,委靡不振,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,多有文字论列。”
萎靡不振的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萎靡不振的相关话题
礼坏乐崩:古代制礼,把它当作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骚动不宁的时代。
妙言要道:妙:神妙,深微;要:重要,中肯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
沦肌浃髓:沦:深入;浃:通彻。透入肌肉和骨髓。比喻感受深刻。
成败利钝:利:锋利;顺利;钝:不锋利;不顺利。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;顺利或挫折。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。也作“成败得失”。
如鲠在喉:鱼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,非常难受。
成语【萎靡不振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58
- 上一篇:委靡不振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