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食住行

衣食住行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衣食住行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衣食住行的拼音

衣食住行怎么读:[yī shí zhù xíng]

衣食住行 yī shí zhù xíng

衣食住行的意思及解释

泛指穿衣、吃饭、住房、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。

成语“衣食住行”分开解释

衣的意思

[yī]

1.衣服:上衣。内衣。大衣。丰衣足食。

2.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:笋衣。糖衣。

3.胞衣。

4.姓。

[yì]

穿(衣服);拿衣服给人穿:衣布衣。解衣衣我。

食的意思

[shí]

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

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

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

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
[sì]

拿东西给人吃。

[yì]

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
住的意思

1.居住;住宿:你住在什么地方?。住了一夜。

2.停住;止住:住手。住嘴。雨住了。

3.做动词的补语。a)表示牢固或稳当:拿住。捉住。把住了方向盘。牢牢记住老师的教导。b)表示停顿或静止:一句话把他问住了。当时他就愣住了。c)跟“得”(或“不”)连用,表示力量够得上(或够不上);胜任:支持不住。禁得住风吹雨打。

4.姓。

行的意思

[háng]

1.行列:双行。杨柳成行。

2.排行:您行几?。我行三。

3.行业:内行。同行。在行。懂行。改行。各行各业。干一行,爱一行。行行出状元。

4.某些营业机构:商行。银行。车行。

5.用于成行的东西:一行字。几行树。两行眼泪。

[hàng]

见〖树行子〗。

[héng]

见〖道行〗。

[xíng]

1.走:步行。人行道。日行千里。

2.古代指路程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

3.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:行装。行程。行踪。西欧之行。

4.流动性的;临时性的:行商。行营。

5.流通;推行:行销。发行。风行。

6.做;办:举行。执行。试行。行医。行不通。简便易行。行之有效。

7.表示进行某项活动(多用于双音动词前):另行通知。即行查复。

8.(旧读xìng)行为:品行。言行。罪行。兽行。

9.可以:行,咱们就照这样办吧。算了,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。

10.姓。

衣食住行的出处

孙中山《民生主义》第三讲:“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,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。”

衣食住行的用法

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人的基本需要

衣食住行的相关话题

衣食住行下一句

衣食住行包括哪些方面

劳心苦思:费尽心机,苦思焦虑。

羊狠狼贪:狠:凶狠。原指为人凶狠,争夺权势。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。

笔诛墨伐: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
舍死忘生:舍死:舍得牺牲;忘生:忘掉性命。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

标新立异:标:揭举;立:树立。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。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;表示与一般不同。

成语【衣食住行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7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