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愚则诬

非愚则诬[fēi yú zé wū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非愚则诬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非愚则诬的拼音

非愚则诬 fēi yú zé wū

非愚则诬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诬:诬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话,就是故意污蔑。
成语出处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盖师是而无非,师治而无乱呼?是未明天地之理,万物之情者也。是犹师天而无地,师阴而无阳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语而不舍,非愚则诬也。”
成语繁体非愚則誣
成语简拼wyzw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做事方式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
成语非愚则诬的相关内容

非愚则诬的意思

非愚则诬造句

返朴还淳:返:返回,还。朴:朴实。淳:诚实,厚道。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。

东怒西怨:比喻迁怒于人。

顶天立地:头顶云天;脚踩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;气概豪迈。也形容敢作敢为;光明磊落。

积毁销骨:积毁:不止一次的毁谤;销:熔化。一次又一次的毁谤;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。比喻毁谤中伤的可怕。

匪夷匪惠: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

成语【非愚则诬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6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