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眼金睛

火眼金睛[huǒ yǎn jīn jīng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火眼金睛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火眼金睛的拼音

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

火眼金睛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睛:眼珠。原指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。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;能识别真伪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0回:“我老孙火眼金睛,认得好歹。”
成语简拼hyjj
成语注音ㄏㄨㄛˇ ㄧㄢˇ ㄐㄧㄣ ㄐㄧㄥ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宾语;指人眼光敏锐,洞察一切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辨形睛,不能写作“晴”或“精”。
成语例子只是风搅得烟来,把一双眼炒红了,弄做个老害眼病,故唤作火眼金睛。(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七回)
英语翻译penetrating eyesight

成语火眼金睛的相关内容

火眼金睛的意思是什么

火眼金睛的近义词

吃里爬外: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,却为那一方面卖力。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。

蕙心兰质:蕙、兰:都是香草名。蕙草样的心地,兰花似的本质。比喻女子心地纯洁,性格高雅。

愁多夜长: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,感到时光悠长难遣。

敬老慈幼:敬:尊敬;慈:怜爱。尊敬老人,爱护儿童。

耳濡目染:濡:音如;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;眼睛经常看到;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【火眼金睛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8 17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