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目张胆

明目张胆[míng mù zhāng dǎ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明目张胆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明目张胆的拼音

明目张胆 míng mù zhāng dǎn

明目张胆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张胆:放大胆量。原来形容有胆有识;敢作敢为。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;公开放肆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今日之事,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,宁忠臣而死,不无赖而生矣。”
成语繁体明目張膽
成语简拼mmzd
成语注音ㄇㄧㄥˊ ㄇㄨˋ ㄓㄤ ㄉㄢˇ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张,不能读作“zhànɡ”。
成语辨形张,不能写作“仗”。
成语辨析见“明火执仗”(678页)。
近 义 词明火执杖
反 义 词鬼鬼祟祟
成语例子近日京师奔竞之风,是明目张胆,冠冕堂皇做的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一百三回)
英语翻译do evil things openly
日语翻译虥然と,むきだしに,露骨(ろこつ)に,おおっぴらに
俄语翻译в открытую <нагло>
其他语言<德>offen und ohne skrupel <in hellem tageslicht skrupellos><法>audacieusement <effrontément>
成语谜语大白天打劫
成语故事
 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,做人正直,时常会劝谏皇上,有话就会直说。他考上进士之后,被任命为应城县令,后来升为监察御史。有一次,他发现中书令(即宰相)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,正直的韦思迁也不害怕他官位高,势力大,立刻上书举发他。因为证据明确,朝廷不好意思公开庇护大臣,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,降职为同州刺史。
  过了一段时间,褚遂良又被重用,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。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,把他贬到外省,当一名县官。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,暗中去慰问韦思谦,他仍然不改初衷,慷慨激昂的说:“我是一个正直的人,遇见不合理的事情,当然不肯放过,哪里有时间考虑个人得失呢?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,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,致力报效国家,怎么可以庸庸碌碌,只顾着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!”

成语明目张胆的相关内容

明目张胆by姜之鱼

明目张胆 解解不语

出头露面: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

精兵简政:精减人员;紧缩机构。

暗气暗恼:受了气闷在心里。

东鳞西爪: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;那里露一只爪;不见全貌。现比喻零碎散乱、不全面。

安魂定魄:魂、魄:人的灵气、精神。指使人心安定。

成语【明目张胆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9 10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