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兄难弟

难兄难弟[nán xiōng nán d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难兄难弟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难兄难弟的拼音

难兄难弟 nán xiōng nán dì

难兄难弟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难:患难。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;才德相当;难分高下。现多反其义而用之;指二人同样坏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陈元方子长文,有英才,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。咨子太丘。太丘曰:‘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’”
成语繁体難兄難弟
成语简拼nxnd
成语注音ㄣㄢˋ ㄒㄩㄥ ㄣㄢˋ ㄉㄧˋ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两兄弟都好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难,不能读作“nàn”。
成语辨析~与“一丘之貉”;都有同样坏的意思;但~多指二者相比;而一丘之貉可以是多个。另外~有时可指同样好;“一丘之貉”无此意。
近 义 词一丘之貉、患难之交
反 义 词反目成仇、恩断义绝
成语例子其以半殖民地的风貌出现于世界也,和我们实在是难兄难弟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编》)
英语翻译two of a kind
俄语翻译товáрищн по несчáстью
其他语言<拉>par nobile fratrum
成语谜语哥俩坐班房
歇 后 语三人买一股香磕头;青蛙找田鸡
成语故事
  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,自幼好学,办事公道。后来做了县官,更是廉洁奉公,百姓很佩服他。他的大儿子叫元方,小儿子叫季方,也有很高的德行。
 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,又想让他当司徒官,但是他不干,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。因为陈宴、元方、季方的声望极高,当时豫州的城墙上,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,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。
 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,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。有一天,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,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,争来争去没有结果,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。陈宴想了一会儿,对两个孙子说:“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他俩的功德都很高,难以分出上下啊!”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。

成语难兄难弟的相关内容

难兄难弟1997

难兄难弟 电视剧国语

繁荣昌盛:繁荣:原指草木枝叶;花朵茂盛;引申为事物蓬勃发展;昌盛:兴旺;兴盛。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家贫亲老:家里贫穷,父母年老。旧时指家境困难,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。

多谋善断:多作谋划;善于判断。

按部就班:按:按照;部:类别;班:次序。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;而安排好层次;选择、组织好词句。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、步骤做事。

好吃懒做:好:喜欢;贪图;懒:怠惰。指贪于吃喝;懒于做事。

成语【难兄难弟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9 10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