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发缨冠

被发缨冠[pī fà yīng guà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被发缨冠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被发缨冠的拼音

被发缨冠 pī fà yīng guàn

被发缨冠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来不及将头发束好,来不及将帽带系上。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;虽被发缨冠而救之,可也。”
成语繁体被發纓冠
成语简拼pfyg
成语注音ㄆㄧ ㄈㄚˋ ㄧㄥ ㄍㄨㄢ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定语;形容人的装束不整洁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披发散缨
成语例子此种举动,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,不然,何被发缨冠如此耶?(严复《救亡决论》)
英语翻译with the hair hanging dishevelled down the back and wearing an official hat

成语被发缨冠的相关内容

被发缨冠的意思

被发缨冠的读音

摩肩击毂:肩膀和肩膀相摩,车轮和车轮相撞。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。

虎头虎脑: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。

伏虎降龙: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。形容力量强大,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。

笃近举远: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

卑躬屈膝:卑躬:低头弯腰;屈膝:弯曲膝盖;指下跪。形容没有骨气;谄媚;讨好的无耻形象。

成语【被发缨冠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9 10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