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惊打怪[shī jīng dǎ guà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失惊打怪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失惊打怪的拼音
失惊打怪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。也指大惊小怪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宋 洪迈《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》:“后人多少继遗踪,到我便失惊打怪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失驚打恠 |
成语简拼 | sjdg |
成语注音 | ㄕㄧ ㄐㄧㄥ ㄉㄚˇ ㄍㄨㄞˋ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大惊小怪 |
成语例子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9回:“你家莫不有甚事,这般失惊打怪?” |
英语翻译 | oversurprised <get alarmed for nothing> |
成语失惊打怪的相关内容
失惊打怪是成语吗
失惊打怪的意思
哭天抹泪:形容哭哭啼啼。
大辂椎轮:大辂:古代大车;椎轮:无辐原始车轮。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。比喻事物的进化,是从简到繁,从粗到精。
南阮北阮:指聚居一处而贫富各殊的同族人家。
三纲五常: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。三纲;即父为子纲、君为臣纲、夫为妻纲。五常;即仁、义、礼 、智、信。
古今中外:从古代到现在;从国内到国外。
成语【失惊打怪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09 10:30
- 上一篇:失魂落魄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