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高采烈[xìng gāo cǎi liè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兴高采烈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兴高采烈的拼音
兴高采烈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体性》:“叔夜俊侠,故兴高而采烈。” |
成语繁体 | 興高採烈 |
成语简拼 | xgcl |
成语注音 | ㄒㄧㄥˋ ㄍㄠ ㄘㄞˇ ㄌㄧㄝ ˋ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褒义成语 |
成语用法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兴,不能读作“xīnɡ”。 |
成语辨形 | 采,不能写作“彩”。 |
成语辨析 | ~和“兴致勃勃”;都有“心情很愉快;兴致很高”的意思。但~偏重于“高兴”;还含有精神高昂的意思。“兴致勃勃”偏重于“兴奋”;还含有“对某一事物产生喜爱的情绪”;“感兴趣”;“积极从事”等意思。 |
近 义 词 | 欢天喜地、喜气洋洋 |
反 义 词 | 无精打采、闷闷不乐 |
成语例子 | 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,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。(茅盾《子夜》四) |
英语翻译 | in great delight |
日语翻译 | 非常(ひじょう)に愉快(ゆかい)なさま,とても喜(よろこ)んでいるさま |
俄语翻译 | упоение <ликовáть> |
其他语言 | <德>voll freude und begeisterung <frǒhlich und begeistert><法>au comble de l'enthousiasme <plein d'entrain> |
成语故事 |
出处刘勰《文心雕龙》稽康,字皮夜,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“竹林七贤’之一,风度翩翩,文才超群,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。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。他在诗中曾一再提到环境的险恶。“鸟尽良弓藏,谋极身心危,吉凶虽在己,世路多险峨。”这些诗句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。他的论文,则观点鲜明,论点集中,具有根强的论辩力,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对礼法之士的批判。如他在《养生论》中主张“清虚静泰,少私寡欲”,批判士族中的人过着“声色是耽”的纵欲生活,尤其对又想长寿又要享乐这类人的心理刻画更是特别精采。他说,这类人“欲之患其得,得之惧其失,苟患失之所不至矣。在上何得不骄,持满何得不溢,求之何得不苟,得之何得不失那!”稽康就是这样,把魏晋士大夫那种得失急聚、生死无常所产生的极为贪婪的变态心理一语破的,刻划得淋漓尽致。 |
成语兴高采烈的相关内容
兴高采烈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
兴高采烈的意思
戴天履地:戴:顶着天;履:踏,踩着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。比喻恩德深广,如天高地厚。
茹毛饮血:茹:音如;吃。用来描写原始人不会用火;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。
极天际地:形容十分高大。
孤家寡人:三代帝王的自称。后指脱离群众,孤立无助的人。
东鳞西爪: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;那里露一只爪;不见全貌。现比喻零碎散乱、不全面。
成语【兴高采烈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0 14:56
- 上一篇:形形色色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