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鳞一爪

一鳞一爪[yī lín yī zhǎo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一鳞一爪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一鳞一爪的拼音

一鳞一爪 yī lín yī zhǎo

一鳞一爪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闲气集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成语繁体一鱗一爪
成语简拼ylyz
成语注音ㄧ ㄌㄧㄣˊ ㄧ ㄓㄠˇ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残缺不全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一鳞半爪
成语例子批评陶诗,用的正是现在的语言,一鳞一爪,虽然不是全韵,表现着陶诗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影像。(朱自清《日常生活的诗》)

成语一鳞一爪的相关内容

一鳞一爪是什么意思

一鳞一爪怎么读

尽心竭力:竭:用尽;尽:全部用出。费尽心思;用出全部力气。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。

销魂夺魄:神魂颠倒,失去常态。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。

厚古薄今:在学术上重视、推崇古代的;轻视、鄙薄现代的。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。

昏头昏脑:形容头脑发昏,糊里糊涂

流行坎止:流:水顺势流;坎:低陷不平。顺流而行,遇险即止。比喻顺利时出仁,遇挫时退隐。

成语【一鳞一爪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0 15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