拨乱反治

拨乱反治[bō luàn fǎn zh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拨乱反治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拨乱反治的拼音

拨乱反治 bō luàn fǎn zhì

拨乱反治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犹拨乱反正。指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一折:“区区见五代之乱,天下涂炭极矣,常有拨乱反治之志。”
成语繁体撥亂反治
成语简拼blfz
成语注音ㄅㄛ ㄌㄨㄢˋ ㄈㄢˇ ㄓㄧˋ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治国政策方面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近代成语
近 义 词拨乱反正、拨乱为治
成语例子夫拨乱反治,苟无非常之才,其力固难以及远也。★清·何焯《义门读书记·左传一》
英语翻译bring order out of chaos

成语拨乱反治的相关内容

拨乱反治什么意思

拨乱反治是什么生肖

花前月下:花簇前;月光下。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。

恩深义重:恩惠、情义极为深重。

花言巧语: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

迷离恍惚:模糊闪烁;分辨不清;似有若无。

波谲云诡:谲:变化多端。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。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,难以预料

成语【拨乱反治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0 16:16